本文来自《OIDAA视界》,文章作者:国家信息中心 单志广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领域,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它以数据资源为关键,核心是数据可信流通赋能实体经济,区块链是推动数据可信流通的关键技术,数字身份是网络空间实体唯一标识,对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极为关键。本文提出数字身份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新机制,阐述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实名DID的四大主要服务,还对数据要素合规高效、安全有序流通予以展望,包括打造个人数据空间、构建个人数据分享价值收益新模式以及助力创作者经济发展等方面,旨在促进数字经济在多维度的进步与拓展。
图1 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
一、数字经济新要素
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 万亿元增至53.9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1%,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9%提升至42.8%。
(一)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关键要素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新经济形态,其核心在以数据要素改变生产函数,并成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关键价值变量,借助信息增长促进经济增长,避免“数据要素价值空心化”。《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泽字节(ZB),同比增长22.44%。数据要素具有非消耗性、可共享性、自增值性,突破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供给局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可能。
一是数据要素具有非消耗性。即数据资产可无限循环利用、价值可持续。数据要素所产生的价值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正常使用而消失,反而会丰富数据使数据具有新含义或关联。它是可重复利用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素资源。
二是数据要素具有可共享性。数据要素提供给他人而使用价值不减少。同一数据可被多个体同时使用且不同个体利用会产生不同的价值,此特性成为数据价值挖掘的关键,凭借可共享性,将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资产价值。
三是数据要素具有自增值性。即越挖掘价值越大,使用及交易时,依需求能开发和生成数据“新产品"这是创新利用数据资产的关键,有利于挖掘潜在价值丰富生态链,达成数据驱动的发展目标。
图2 数据五大特性
(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关键在流通
数据要素“无流通、不价值”。围绕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国家加大政策指引,通过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和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可信流通。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是集成硬件软件、模型算法、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在国家统筹下,由区域、行业、企业等各类数据基础设施共同构成。网络设施、算力设施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紧密相关,并通过迭代升级,不断支撑数据的流通和利用。此外,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实施可信数据空间能力建设行动、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培育推广行动、推进可信数据空间筑基行动,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基本建成可信数据空间网络。
(三)区块链技术推动数据可信流通
区块链在推动数据可信流通方面大有可为。它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集成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和智能合约等计算机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和规则透明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区块链能够建立数据来源可确认、使用范围可界定、流通过程可追溯、安全风险可防范的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实现数据要素的个体识别、用途追溯和价值衡量。与私有IT系统相比,区块链技术可构建公共IT系统(PublicIT Systems)或多方系统(Multi-party Systems),未来可能形成更轻型的区块链操作系统、云服务软件等技术集群。在公共IT系统下,多个用户可在同等数据权利下共同管理和控制系统和应用程序,避免数据垄断,更加公开、透明、开放。未来互联网将呈现私有和公共并存的趋势,要求数据基础设施架构适配集中式和分布式并存的格局。这种架构演变将影响传统的数据存储和传输设备。自2018年起,国家信息中心携手中国移动、中国银联、北京红枣科技等,研发了区块链服务网络(Blockchain-based Service Network,简称BSN)构建了区块链公用基础设施。该网络基于多机构联盟模式,推动区块链技术向平台化、组件化、集成化演进,提供强大底层构建能力,支持多节点授权入网、多系统动态互联,并配置智能合约、隐私保护等基础工具,为构建适应数据特征、促进流通利用、发挥数据价值的数据基础设施提供了有效支撑。
二、数字身份新机制
从时空演化来看,认识数字经济的本质要有新的时空观,即信息网络空间与传统物理世界和人类世界共同构成的三元世界。数字经济本质上就是用信息网络空间中由0和1构成的比特价值网络来优化和调用物理社会中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货物运输和交易等传统经济。从这个意义来讲,如何用0和1优化原子的运行秩序,就是数字经济的本质。
从特征来看,数据信息资源逐步成为新的关键要素资源;数字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平台化是数字经济的主要产业组织形态;产业融合是数字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多元共治是数字经济时代必然的治理要求;网络空间成为驱动实体世界变革的关键力量。
图3 虚拟世界三要素
数字身份、数字资产、数字货币已经成为网络空间三要素。数字身份是虚拟世界新钥匙;数字资产是虚拟世界新物质;数字货币是虚拟世界新媒介。其中,数字身份是实现从物理空间到网络空间的“钥匙”。
图4 彼得·施泰纳漫画“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互联网的匿名制成就其高速发展,但也使其成为缺乏控制和难于规制的空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一句互联网的常用语,深刻地揭示了以网名、“马甲”为基本特征的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和自由性。
2023年底,BSN正式推出了“BSN实名DID服务”作为区块链产业和数字身份产业的创新融合,基于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和数字身份链能力实现“中心化签发、分布式认证”,生成具有实名属性可追湖的分布式数字身份,BSN实名DID服务充分融合了BSN和安信数字身份链两大基础设施,有效拓展了我国身份认证体系。
在技术实现上,BSN实名DID服务由中盾安信在BSN公网的延安链上部署并管理实名DID智能合约,任何业务方采集到用户的实名信息,经过身份认证后,即由中盾安信在BSN延安链上签发用户的BSN个人实名DID,并为业务方提供DID管理和更新、身份证明凭证等服务。
可以说,BSN实名DID服务正通过技术和应用双轮驱动,助力我国数字身份体系向纵深发展。它与传统身份体系的有机衔接,也将共同奠定Web3.0中新兴数字身份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互联网和IT系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BSN实名DID新场景
基于BSN实名DID服务,可以构建起多元化的实名认证体系,作为对目前中心化的身份认证体系强有力的补充,满足各种业务、各种场景的需要,并对个人数据管理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在推动数据要素合规高效、安全有序流通,提高数据要素管理水平,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5 BSN实名DID服务(部分)应用场景
(一)BSN个人数据实名确权服务
任何软件、网站或APP都可以为其个人用户生成业务公私钥对(私钥可以在用户授权后进行托管,也可以由个人用户自行掌握)。当个人用户产生任何数据集时用户都可使用个人私钥对其数据哈希进行签名,再通过BSN实名DID服务,经过身份认证后,将用户公钥写入BSN官方实名DID文档内,并将数据集哈希签名值、DID标识符和公钥索引等上链到BSN 延安链官方合约进行数据确权。
之后无论该数据集如何流通,任何业务方都可以通过调用个人用户在实名DID文档内的公钥和该数据集的确权存证信息(均为公开数据),验证该数据集与个人用户中国公民身份之间的权属关系。在这一服务场景内,数据集可以是任何形态的数据文件和数据格式,例如图片、文件、PDF、二进制数据包、电子邮件等。该服务还支持在某些文件格式内直接嵌入私钥签名的模式,以及直接使用链账户/链钱包的公私钥对进行确权的模式。
除此之外,实名DID还可以运用于个人数据加密流转、个人隐私保护登录等诸多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BSN 自定义业务 DID 服务
在业务处理上,为了安全因素着想,BSN官方实名DID文档内只能存储公钥和公钥索引。因此BSN同时推出了BSN自定义业务实名DID服务,作为对BSN官方DID的补充。
BSN自定义业务实名DID由业务方和BSN共同签发,申请时必须使用BSN官方实名DID内公钥对应的私钥签名,而 BSN则通过使用关联的BSN官方DID的公钥验证签名值来完成联合签发,以确保BSN自定义业务实名DID的实名性。业务方的DID签发公私钥对可以是任何加密算法,这也是BSN自定义业务实名DID的灵活性之一。作为业务方签发的DID,业务方对BSN自定义业务实名DID文档的内容有绝对控制权可以写入任何文本。当业务方在一个公共环境内(任何人都可以读取)与其他业务方针对某个具体用户进行公钥、加密数据和脱敏数据互动时,可以将该DID文档作为连接器。通过这种新的信息化架构,可以打造出非常多的降本增效业务场景。
(三)BSN 官方个人身份证明凭证服务
BSN官方个人身份证明凭证由中盾安信签发。任何网站、APP、小程序或者软件,都可以为其个人用户申请BSN官方个人身份证明凭证。该凭证不包含任何用户的明文信息,业务方可以在不同场景内使用该凭证进行业务处理,
BSN官方个人身份证明凭证通常用于与第三方的业务相互认证。第三方收到该凭证后,可以验证凭证是否由中盾安信签发、是否由合作企业申请,以及可以通过实名二要素哈希值对个人身份进行验证,以达到对个人相关的业务数据或事项进行相互验证的目的。BSN官方个人身份证明凭证可以下载到本地设备内,包括手机或者电脑浏览器等,并进行本地验证。
(四)BSN 自定义业务个人身份凭证服务
BSN自定义业务个人身份凭证由业务方签发,是BSN官方个人身份凭证的补充,具有很强的业务灵活性。业务方可以自定义面向个人用户的业务凭证模版,并将其上传到BSN延安链。
业务方在签发BSN自定义业务个人身份凭证时使用BSN官方实名DID内已有公钥对应的私钥签发,并将凭证哈希上传到BSN延安链存证服务。第三方进行!业务凭证验证时,可以根据 DID标识或BSN全网分布式域名查询到相应的DID文档内公钥,对凭证的实名性进行验证后,再根据业务数据字段进行业务处理。
BSN自定义业务个人身份凭证完全由业务方签发,凭证模板也完全由业务方定义,业务方可根据业务场景自由组合。业务方甚至可以自行完成关联了BSN官方实名DID的自定义凭证的签发,完全不使用本服务。本服务主要提供了模板的公示和验证,以及凭证哈希的公示和验证服务。
四、未来发展展望
国家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要打造个人可信数据空间,赋予了个人对自身数据的更多掌控权和利用权。在保障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个人可以将自己的健康、教育、消费等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保障用户隐私和用户权益。通过完善个人信息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建立个人数据分享价值收益新模式,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
图6 展望未来:创作者经济
以创作者经济为例,用户通过发布原创内容、发行和交易NFT、建立和运营社区、发行和使用社交代币等方式,与粉丝和用户建立紧密的连接,并从中获取价值收益。个人数据与谁共享、作何用途均由用户决定。组织或平台如需使用个人数据必须先获得用户授权,用户在数据流转和交易中可实实在在享受到数字资产的收益。
展望未来,分布式身份认证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是不可逆的技术发展趋势,将为整个IT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重塑数据交互流程,对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基于BSN实名DID服务,可以构建起多元化的实名认证体系,作为对目前中心化的身份认证体系强有力的补充,满足各种业务、各种场景的需要,并对个人数据管理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在推动数据要素合规高效、安全有序流通,提高数据要素管理水平,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