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网络身份认证领域内的信息交流、标准技术与产业发展
《OIDAA视界》第一期丨技术前沿(3):“Gartner 2025 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本文来自《OIDAA视界》,采编:北京中盾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刘晓明

Gartner发布了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涵盖人工智能、前沿计算、人机协作等技术,关注虚假信息安全、后量子密码学方向。

一、十大技术趋势

(一)人工智能的必要性和风险应对

★Agentic Al, AI代理

低成本数字劳动力,自主规划行动实现用户目标预计到2028年15%的工作决策将由A1自主做出(2024年比例为0%)。

★Al Governance Platfomms,Al治理平台

是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框架的一部分,2-4年内负责任的AI将成为相关企业标配。

★Disinformation Security, 虚假信息安全

旨在提供确保信息完整性、评估真实性、防止冒名顶替和追踪有害信息传播的方法体系,在验证实时通信的完整性、LLM驱动的监控(舆情监控、跟踪社交媒体和暗网内容等)、降低生成式AI幻觉和数字测谎仪等场景应用。

(二)前沿计算技术

★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后量子密码学

Gartner预测到2029年,量子计算技术的进步将使大多数传统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变得不安全。

★Ambient Invisible Intelligence,环境隐形智能

由成本低体积小的智能标签和传感器实现,提供大规模经济实惠的追踪传感,提高可见性和效率。

★Sustainable computing,节能计算

ESG背景下愈发关注计算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计算实践。

★Hybrid computing,混合计算

结合不同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机制更高效的解决计算问题。

(三)人机协作

★Spatial computing,空间计算

利用AR/ VR/XR等技术增强物理世界提升交互体验和效率,预计2023-2033年市场将从1100亿美元→1.7万亿美元。

★Polyfunctional Robots,多功能机器人

执行多项任务,取代重复性单任务机器人,预计2030年此类人机协作比达80%。

★NeurologicalEnhancement,神经增强

利用脑机接口等增强神经功能提高认知能力,到2030年约30%的知识工作者将使用(2024年比例为1%)。

二、后量子密码和量子密钥分发

以美国NIST为主导的PQC标准化在全球属领先地位,我国90年代开始投资量子技术研究开发,在QKD方面的实用化和产业化进展较快。

(一)后量子密码PQC

★PQC是基于数学原理的加密算法,主要关注PKI体系, 其安全性依赖于底层数学问题的难度,即计算复杂性。

★美国国土安全部 (DHS)和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积极促进运营技术(OT)环境向后量子密码学转变, 新加坡、英国、 加拿大等, 从国家层面进行量子战略布局。

标准化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前提。以美国为例:

★国家标准院NIST于2016年正式启动标准化工作;2024年8月发布首批3项标准;现已推进第二批14种后量子密码算法的标准化,预计2025年公布。

★NIST 2024年11月12日发布给出后量子密码迁移路线图草案,计划2035年前逐步淘汰现有加密算法。

(二)量子密钥分发QKD

QKD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通信方式, 基于不可克隆、测不准两个定理在理论上具有绝对安全性。

由于现实设备、环境、网络可扩展性等,实际应用上具有较大挑战。

2024年11月工信部批准发布6项量子密钥分发领域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https://www.gartner.com/en/articles/top-technology-trends-2025

[2]Transition to 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Standards 

https://nvlpubs.nist.gov/nistpubs/ir/2024/NIST.IR.8547ipd.pdf